logo@2x

如何精准地定位B端客户?

什么是B端关键词?

首先,什么是B2B关键词?它与B2C关键词有什么区别呢?

我们所说的B2B关键词,通常指的是目标B端客户(例如厂家、批发商、经销商等)大概率会去搜索的关键词。这些词一般会带有供应链属性的前缀或后缀,例如manufacturer, wholesale, supplier, factory等。

(注意,这里我很谨慎地用了“大概率”这个词。因为凡事无绝对,营销就是一场赌博。)

例如你要去买一条夏天连衣裙:

  •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裙子,你很可能就会在google上随便搜 summer dress;
  • 如果你本来就有某个心水的牌子,你可能会搜 h&m summer dress;
  • 如果你这个月手头比较紧但还是忍不住剁手,你可能会搜 cheap summer dress

这里的summer dress就是我们一般称为产品关键词,而 h&m summer dress, cheap summer dress就是产品长词尾关键词。

但无论是产品关键词还是产品长词尾关键词,你有没有发觉,都是一般消费者习惯性会去搜索的关键词,所以这些词我们都统称为B2C关键词

现在转换一下角色。假如你是一个外国的零售商,经营着一家服装店,眼看夏天就要来了,你要去批发一批连衣裙。你会在google搜索什么?

假如你依然在google输入summer dress,你会看到这个结果:

 

显然,搜索单单的产品关键词(也就是我们说的B2C关键词)你是无法找到你想要的结果的。那如果在summer dress前面加上wholesale呢?又会出现什么不一样的结果呢?

都是一些服装批发商城,还有我们最熟悉的阿里巴巴。

相信看到这里,你大概就能懂B2B关键词和B2C关键词的区别了吧。

其实也没有那么悬,简单地说就是,购买动机决定购买行为

 

这两类人群的购买动机是不一样的,C端消费者是为了购买产品的,而B端消费者是想要寻找供应商的,因此他们搜索的时候会加上一些供应链相关的词缀。

说到这里,做B端半成品或者工业产品的你,可能就不服气了:“我的产品C端消费者根本就不可能购买啊,所以哪有什么B端关键词、C端关键词之分啊!乱忽悠!“

假如你是做工业产品的例如CNC研磨机器,这里我们就输入CNC milling machine(B2C关键词)

现了一些卖cnc研磨机器的企业独立站,但也有一些问答结果,例如 “什么是CNC研磨机器?”

那这说明了什么呢?说明了搜索 “CNC milling machine”的人里面,有一大半是想了解一下这个机器是什么玩意,也就是说,他们还没有购买欲望。

再简单点说,就是如果你是想卖研磨机器的话,这个关键词对于你来说并不是最精准的,因为有一大半的人,他们并不想买机器。

那我们再试试在这个词的基础上加上带有供应链属性的后缀,manufacturers,搜索结果如下:

出来的都是和你一样想卖机器的厂家或者供应商。那这反过来说明了什么?说明了搜这个词的客户,大概率是想要购买机器的。(这不是正中下怀了吗!)

怎么确定一个关键词是C端还是B端关键词?

那具体怎么判断一个关键词是B端关键词还是C端关键词

一般来说,加上了供应链属性词缀的词都是B端关键词。如果你还是不放心的话,可以把关键词放到谷歌里搜索,看看出来的结果。

  • 如果搜索结果都是一些C端购物网站或者商城的话,那这个词大概率是B2C关键词(这也是有可能的,例如custom加在产品词上有时候是偏C端个性化定制,有时候是B端批量定制)
  • 如果搜索结果都是B端企业站的话,那这个词大概率就是B2B关键词

如果搜索结果鱼龙混杂(有C端商场,也有B端企业站,还有一些信息问答类的页面),那这个词就是杂念太多,不是你要找的淳朴的B2B关键词。(像上面CNC milling machine的搜索结果)

为什么要挖掘B端关键词?

那为什么我们这么执着地要找这些精准的B2B关键词呢?

首先我们需要区分(search intent)和 销售漏斗(sales funnel)

那什么是搜索意图呢?

搜索意图就是人们搜索背后的原因和目的

B端客户的搜索目的笼统来说就找供应商进行采购。

再深入点,就是基于他们在供应链的不同位置,根据他们不同的采购任务,去寻求某种特定类型的供应商。例如零售巨头的话可能想要找大厂家,小批发商可能想要找经销商。(供应链知识快去补起来!)

那搜索意图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呢?

用户搜索意图一般是以下4种类型:

  • 信息类意图(Informational intent):用户想要获取信息,例如 what‘s lip gloss (我想知道唇釉是什么玩意?)
  • 网站搜索意图(Navigational intent):用户想访问特定的网站,例如 Chanel lip gloss(我想去香奈儿的网站看看它的唇釉)
  • 商业意图(Commercial intent):用户有购买意图,但不一定即时购买,想要通过搜索了解产品/服务,例如 best lip gloss 2019(我想比较一下2019年度最好的唇釉)
  • 交易意图(Transactional intent) :用户想在网上购物/实现交易,例如buy lip gloss online(我想马上在网上买唇釉)

那销售漏斗又是什么呢?

The sales funnel the journey potential customers go through on the way to purchase.

简单翻译一下就是,销售漏斗就是大部分客户购买时会经过的一个心理流程

最简化的销售漏斗模型里,客户会经理4个心理阶段:

Awareness(产生意识):我意识到某个产品/服务的存在

  • Interest(引起兴趣):我对某个品牌的产品/服务产生兴趣
  • Decision(产生决策欲望):我在比较不同品牌的产品/服务
  • Action(采取购买行动):我最终买了某个品牌的产品/服务

 

一般来说,处于销售漏斗顶端(awareness)的用户,会去搜索信息词。
比如上面举的例子 what’s glass lip (是的,我是宇宙无敌钢铁男连唇釉是什么都不知道!)

  • 处于interest阶段的用户,会去搜索一些带有品牌的词,导航到相关的网站。
    还是唇釉的例子,我终于知道唇釉是什么玩意了,那Chanel的唇釉好不好呢?
  • 处于decision阶段的用户,会去搜索一些商业意图的词
    例如上面说的我想知道2019年年度唇釉排行榜,我应该pick哪个呢?
  • 处于action阶段的用户,会去输入一些直接带有交易意图的词去搜索
    例如buy gloss lip online,我想找个地方立刻、马上剁手了!